“宽货币”如何转化为“宽信用”?信用载体是关键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瓶颈在到底在哪里?从银行自身来看是风险偏好下降的问题,似乎无解;但是从银行信用扩张所依赖的载体来看,就可以发现症结在于全社会主要的信用载体都是萎缩的,所以破除货币政策传导瓶颈的关键在于修复和扩张信用载体。


  信用载体:从货币资产到信用资产的桥梁

  银行的每一笔信用资产投放,都要求授信对象具备相应的信用水平。而能够体现某一主体的信用水平的载体我们可以称之为信用载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政府信用,基本代表零信用风险,拥有政府信用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还有城投公司、国企背后也关联着隐性政府信用。

  2、商业信用,本质上是企业或者个人经营体的未来现金流贴现,存在于绝大多数企业融资业务。

  3、个人消费信用,本质上是个人的工资等稳定性收入的现金流贴现。主要适用于个人按揭、信用卡、消费贷等消费性金融业务。如果是个人的经营性收入,则属于上面商业信用的范畴。

  4、房地产,主要以押品的形式存在,大部分的银行信贷都依赖于房地产抵押。

  5、上市公司股权。这个信用载体比较特殊,主要存在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