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WIFI“危机四伏” 谨防信用卡诈骗免上当 从近期的一些银行卡诈骗案例中不难看出,很多受害者下载木马病毒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误漏了未知链接或者误扫了非官方二维码。或者是因为在公共场所连接了没有密码的未知WIFI,在这种环境下使用手机银行或其他支付客户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对此,警方特别提醒,消费者应尽量使用自己的手机网络或WIFI如果可能,还带有密码保护;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如果需要无密码连接公共WIFI,在这种安全系数较低的陌生网络环境下,应尽量避免手机银行客户端或其他支付平台的交易行为。同时,不要轻信聊天工具发送的网站链接或者来源不明的邮件,或者非官方渠道的二维码,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对网购“退款”要警惕 目前,钓鱼网站和退款信息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中常见的欺诈手段。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消费者都必须多加注意。网购付款时,付款页面网址通常以HTTPS开头:付款后,如果收到要求持卡人提供银行卡号、有效期、CVV2(卡背面签名条后三位)、密码、手机动态验证码等信息,对于退款等原因,一定要忽略,因为似乎“退款”背后的原因都是骗子挖的陷阱。在实体店刷卡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让卡离开视线,注意商户刷卡次数是否有异常。刷卡后注意保管好采购订单。信用卡业务要找正规渠道 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无论诈骗分子的身份如何伪装,手段如何改变,只要持卡人掌握了信用卡的基本知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保持一定的敏感性,诈骗分子就无计可施。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专家建议,信用卡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申请,信用卡开通、授信额度提升等各类业务都要通过银行正规渠道办理才安全,而不是其他不熟悉的渠道。对于每月收到的信用卡账单,持卡人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处置,以免信息丢失。当卡片关联的联系方式发生变化时,应第一时间通知银行更新。如遇银行卡信息泄露,立即联系银行官方客服,尽快冻结卡并申请换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