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招商银行是中国最危险的银行 看招商银行如何反驳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轰动的消息,——。有外媒发布消息称,招商银行是中国“最危险的银行”。在国际主流金融媒体下,所有投资者心里都必须“咯噔”一下。






赶紧找英文稿,看全文,心里的石头就要落地了。原来是“乌龙”,因为作者对中国金融市场缺乏基本了解。


原文的判断基于两条论据:


一是招商银行表外理财资产2.1万亿,在中型银行中规模最大。其中“资产管理计划”上半年增长20%,已超4000亿元,“可能是不良资产”;


第二,招商银行客户之一安邦保险的海外收购正在审核中,可能会影响银行业务。熟悉银行业的人看到这两句话,很可能会让作者尴尬。


首先,银监会多年来严格控制银行理财业务,并于2013年发布“8号文件”,严格控制理财中“信用”等非标资产占比;去年“82号文件”出台,彻底阻断了理财对接不良资产的可能。今年的“强监管”犹如雷霆之力,招商银行的资产管理计划半年内不太可能增长20%;半年报显示,招商银行理财业务余额较年初下降10%,占比最大的债券资产余额保持不变。资产管理计划还能剩下多少增长空间?


不知道作者是从哪里得到“4000亿元资产管理计划”和“20%涨幅”的数据。作者搜索了公共信息,但没有相关信息。笔者很可能混淆了表外融资的资产管理计划和表内自营的资产管理计划。半年报显示,后者余额超过4300亿元,较年初增长18%,与原始数据接近。但是,如果表内外都搞混了,真的会让人笑得大方。


至于资产质量,如上所述,理财是不允许不良资产对接的。近两年来,银行业新的资产管理计划大多是低风险的政府引导基金。在经历了年初的“334”监管风暴后,全行业展开了大规模的自查行动,目前已接近尾声。我从招行内部人士处了解到,招行一直要求“理财非标资产质量高于表内资产”,上半年表内资产质量率先突破拐点,实现不良率和不良余额“双降”,表外资产则应保安全。


其次,以安邦保险为例,缺乏专业性。对于一家总资产6万亿元的银行来说,单一客户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如果安邦只有一个客户能把招商银行拖下水,这两年银行业坏账频发,中资银行可能已经死了几百次了。


我随手查了一下资料,记者是2016年到香港的。不了解内地的金融监管规则和生态,所以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谈不良资产,唱空中国,早已是外媒的“主旋律”;用臆想的理由提出“招商银行最危险”的结论,可见作者的鲁莽。


我希望这个“梦幻空唱”只是不专业。原文中也提到招商银行近期有发行优先股和债券的计划,在这个微妙的时刻,我们不可能知道海外买家是否会帮助我们。


华兴资本包凡曾说,中国人不懂华尔街的卖空套路,泗水等公司先捏“烂柿子”获得市场信任,然后联合做空中概股甚至恒生指数,大赚一笔,而一国金融体系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