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通1MT.CN一秒通1MT.CN

理财、金融、保险、贷款、虚拟货币
等知识简单易懂一秒就通!

正确认知债券投资的风险

  近期,投资圈关注度最高当属一系列债券违约事件了。那债券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幅度的大跌?这还是大家印象中的中低风险品种吗?小编在此整理了正确认知债券投资的风险,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什么是债券违约?   债券,一般指的是发行者为筹集资金发行的、在约定时间支付一定比例利息,并在到期时偿还本金的有价证券。   所以在很多投资者的认知中,债券就是上市公司或企业打的“欠条”,到期后会还本付息,因此整体风险也比较低。   但是,债券投资风险低,并不代表没有风险。一般来说,债券的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等,而最近债券市场的波动主要是由信用风险引起的。   信用风险,也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主体由于出现资金兑付困难,无法按照起初的约定偿还本金和利息,进而引起债券价格下跌。   一般来说,信用债主要是由政府之外的主体发行,比如我们熟知的企业债、公司债等等。因为没有政府作为背书,整体违约风险也相对较高。比如上述讨论的某煤企债券单日净价跌超90%,主要是该集团在11月10日公告称,因流动资金紧张,未能按期筹措兑付资金,构成实质性违约,进而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历史上的债券违约事件   其实除了近日讨论较多的信用债违约事件,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债券违约事件。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11月13日,2020年已经有110只债券违约,违约规模达1262.83亿元,其中违约规模超过20亿的债券也多达15只。   与去年全年184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1494.04亿相比,今年全年数量上虽然有所下降,但是规模依然较大。   若再把时间拉长,从2014年首只债券发生违约至今,共有542只债券发生违约。而且从历年的发展趋势也可以看出,债券违约数量和金额整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通常意义上大众理解的债券风险小,其实只是相对的概念。对于很多普通投资者来说,由于专业知识有限、风险预防能力低等原因,在面对诸如此类的债券违约风险时几乎无能无力,只能默默承担巨大的损失。   正是由于债券本身投资风险上的特殊性,2017年上交所实施的《债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根据合规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的差异性将对其可购买的债券品种进行划分。   其中,个人合格投资者在资产方面必须满足认定前20个交易日名下金融资产日均不低于500万元,或者最近3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要求。   另外,还需要具有2年以上关于证券、基金、期货等投资经历。   注:《办法》原文为具有2年以上证券、基金、期货、黄金、外汇等投资经历,或者具有2年以上金融产品设计、投资、风险管理及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属于本条第(一)项规定的合格投资者的高级管理人员、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的从事金融相关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和律师。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个人投资者才能成为合格投资者参与交易所大多数债券类别的买卖。当然,达到门槛也只是起点,具体操作还会受到其他限制。   普通投资者应该怎么做?   总结本轮信用风险引起的债券暴雷,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两点:   1、风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非绝对。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说的债券低风险低收益,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风险可能会变得无限大,比如债券违约连本金都无法兑现。   我们要摒弃掉刚兑的传统理财观念,动态去衡量各类产品的投资风险。   2、债券投资门槛相对较高,并不适合大多数人直接参与,通过公募债券基金是适合绝大多数人的投资方式。   基金公司会通过全方位的风险把控来降低相关信用债违约风险。   近两年来许多投资者购买的基金收益普遍不太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绝大部分基金的大幅亏损对于投资者的这些疑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分析师李颖指出,首先基金产品本质是一揽子证券投资组合,基金的收益表现与投资标的基础市场的表现密不可分。在股票市场连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下,以投资股票为主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也难以取得正收益。在股市上涨的行情下,偏股型基金往往大部分能取得正收益。所以,基金也不可能创造神话,在近几年市场连续下跌的行情下创造很高的正收益。   从长期的绩效来看,大部分情况下,基金的整体表现要好于个人投资者,尤其在牛市和震荡市场的比较优势更为突出。如2006年和2007年均有超过八成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100%以上的回报,而个人投资者这一比例均达不到2012年近50%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5%至30%的回报,而调查显示有超过50%的个人投资者亏损幅度在5%至50%。因此,基金仍不失为个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一个较好的投资工具。   无论是中国股市建设、经济发展还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各种问题,都不是短期能够消除的,都需要市场整体的理性来推动。但是作为投资者本身,一定要衡量清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能盲目的听信销售人员的宣传。如果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或是短期要使用的资金,不能投入太多在单一的股票类基金中,以免受到股市波动风险的冲击较大。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有实际意义的,应该是抱有长期投资的心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续期选择相应适合的基金产品,避免过度追逐短期收益突出的热点基金、多关注长期业绩相对较为稳健的基金,通过定投、组合配置来分散风险、获取长期稳健的回报。   小提示:   一要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安排基金品种的比例。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购买偏股型基金要设置投资上限。   二要注意别买错“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伪劣产品“浑水摸鱼”,要注意鉴别。   三要注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后期养护。基金虽然省心,但也不可扔着不管。经常关注基金网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四要注意买基金别太在乎基金净值。其实基金的收益高低只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只要基金净值增长率保持领先,其收益就自然会高。   五要注意不要“喜新厌旧”,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虽有价格优惠等先天优势,但老基金有长期运作的经验和较为合理的仓位,更值得关注与投资。   六要注意不要片面追买分红基金。基金分红是对投资者前期收益的返还,尽量把分红方式改成“红利再投”更为合理。   七要注意不以短期涨跌论英雄。以短期涨跌判断基金优劣显然不科学,对基金还是要多方面综合评估长期考察。   八要注意灵活选择稳定省心的定投和实惠简便的红利转投等投资策略。   投资风险相关文章:   ★ 基金投资小白入门   ★ 股票入门操作指南   ★ 正确认识投资理财   ★ 投资理财为什么要保持心态   ★ 股票投资入门指南   ★ 减少基金投资盲目赎回的技巧   ★ 2021长期理财产品大全   ★ 证券投资基金常识   ★ 证券投资基金知识之读懂年报基金的窍门
关键词: 风险
相关推荐
本文地址: http://www.1mt.cn/410170
文章来源: admi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分享到: 更多
正确认知债券投资的风险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一秒通1MT.CN | 理财、金融、保险、贷款、虚拟货币 等知识简单易懂一秒就通!

联系站长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