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通1MT.CN一秒通1MT.CN

理财、金融、保险、贷款、虚拟货币
等知识简单易懂一秒就通!

新浪消费金融(新浪金融有哪些贷款平台)

作者| 刘妍出品| 消费金融频道

一文看懂14家平台金融科技整改进程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回应了14家金融平台的整改近况。


郭树清表示,14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已经基本完成,少数遗留问题也正在抓紧解决。后续将实行常态化监管,鼓励平台企业合规经营,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自从2021年4月,14家从事金融业务的平台先后被约谈开始,整改工作目前一直持续了2年。如今传来整改基本完成的消息,意味着未来这些平台面临的监管压力减小,有望将工作重心更加集中在业务的调整与拓展。


2021:整改由蚂蚁到全行业


2020年9月22日,蚂蚁集团拟在创业板上市并提交招股书,蚂蚁集团内部关键信息首次向公众公开,监管对蚂蚁集团的关注整改也由这个契机开始落实随后扩大到全行业。


当年仅一个月后,马云等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被四家监管部门联合约谈。


在我国,约谈指拥有具体行政职权的机关,通过约谈沟通、学习政策法规、分析讲评等方式,对下级组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并规范的准具体行政行为,此次约谈也意味着蚂蚁内部有着严重的违规问题引起了监管的注意


也就是在约谈同日,银保监会会同央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


此前,蚂蚁集团通过循环发放ABS来做大业务,循环40多次ABS之后就会形成3600亿的资金池,而蚂蚁集团旗下两家小贷的注册资本金综合为160亿,ABS最大规模约640亿,注册资本金远不能覆盖已经发行的ABS规模,相当于蚂蚁集团用极小的资金撬动大的杠杆。


《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了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这意味着蚂蚁旗下为花呗借呗提供资金的两家小贷机构过量发行ABS的情况将得到制止。


在约谈之后不到两个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再次约谈了蚂蚁集团。此次约谈监管直接指出了蚂蚁集团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法律意识淡漠,藐视监管合规要求,存在违规监管套利行为;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排斥同业经营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发消费者投诉等,并要求蚂蚁集团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


蚂蚁集团为此成立整改工作组,全面落实整改要求。


2021年4月12日,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此次约谈主要是为了落实整改,要求蚂蚁集团在监管提出的五个整改方面的内容形成全面可行的方案。这5个内容包括:


一是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


二是打破信息垄断,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依法持牌经营个人征信业务,遵循“合法、最低、必要”原则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保障个人和国家信息安全。


三是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健全风险隔离措施,规范关联交易。


四是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认真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


五是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


在蚂蚁集团第三次被约谈的17天之后,同样是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监管部门对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约谈。腾讯、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字节跳动、美团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天星数科、360数科、新浪金融、苏宁金融、国美金融科技、携程金融等13家网络平台企业实际控制人或代表参加了约谈。


在蚂蚁集团整改内容的基础上,管理部门从支付业务、个人征信业务、资本市场业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整改要求,要求被约谈企业对照问题全面深入开展自查、制定整改方案


2021年6月,蚂蚁消费金融正式成立,用于蚂蚁集团整改重点的花呗和借呗业务。蚂蚁花呗先后进行品牌隔离,花呗、借呗成为蚂蚁消费金融的专属消费信贷品牌,并且专注于中小额,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的消费信贷,将更新为信用购和信用贷类型的服务。


2021年三季度,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机构等金融机构提出窗口指导,要求将个人贷款利率全面控制在24%以内,金融科技平台也在指导行列。


与此同时,各职能部门先后发布了《金融控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备案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多个法案,对金融科技平台各个方面进行约束。


2022:整改从方案到落地


如果说2021年被认为是网络金融平台企业自查整改的关键一年,那么2022年就是落地监管的重要一年。


2022年,14家网络金融平台加快整改进程。2022年3月2日,郭树清出席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对蚂蚁集团等14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总体进展比较顺利:“他们现在自查方面基本结束,整改还没有完全结束,对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探索。”


他表示,在整改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总体上,有充分的信心把整改做好,在中国既鼓励金融创新,同时又要严格依法合规,公平竞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不公平的竞争。


此次郭树清的发言也预示着当时14家金融科技平台提交的整改方案基本符合监管要求,下一步就是按照相应方案进行整改。


2022年1月,福州三六零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由10亿元增资至50亿元,6月,OPPO、vivo旗下重庆隆携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加至50亿元;7月,重庆携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也增加至50亿元。


除增资外,这一年网络金融科技平台还在相继注销旗下其他的小贷机构。5月18日,平安普惠旗下湖南省平安普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被注销;6月30日,平安普惠另一家小贷公司深圳平安普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又被注销;同样在6月,京东旗下上海京汇小额贷款公司和度小满旗下上海满易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均退出上海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8月9日,上海携程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海携趣信服科技有限公司,不再从事放贷款及相关咨询活动。


此外,2022年7月22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其与京东科技共同筹建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招商拓扑银行终止筹建。此后,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在财报中表示自营业务利率已降至24%以下


2022年10 月末,《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提出“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11月,360数科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时在招股书中表示,根据相关机构提供的指导基本完成大部分基于360数科自查结果的整改措施,正在等待监管检验


2022年11月,在首次增资折戟后,蚂蚁消费金融再次敲定增资至185亿,而此次增资也在今年1月5日获银保监批准。增资后,蚂蚁消费金融承接花呗和借呗的压力将会有所减小。


目前情况看来,蚂蚁消费金融大幅度增资较为困难,主要集中在没有能够一起增资的实力合作伙伴,其次是即使找到,大规模增资获批的难度也较大。


因此,蚂蚁消费金融想要全部承接2万亿资产的概率较低,未来大部分资产还是由合作银行进行吸收。


对于关于公司治理和公司架构等监管重点,蚂蚁集团近期也落地了方案。1月7日,蚂蚁集团发布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告,蚂蚁集团相关管理层成员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同时马云与其一致行动人将分别独立行使表决权,马云不再是集团实际控制人。




一文看懂14家平台金融科技整改进程


不过短时间内,蚂蚁集团的上市目标可能要搁置一段时间了。自此,蚂蚁的整改基本完成,也标志着14家金融平台的监管开始转入常态化。


幸存者会是赢家吗


值得注意的是,郭树清提到的“整改基本完成”和“少数遗留问题”依然是说明了整改还没有结束的信号,遗留问题依然存在窗口,这里或包括了蚂蚁花呗借呗业务迁移的问题,毕竟185亿注册资本是难以承接数万亿信贷规模。


当然,花呗借呗整改模式已经获得监管认可,通过信用购和信用贷“泄洪”,数万亿存量业务处理只剩时间问题。但离上市还是非常遥远。


除了蚂蚁,行业还有个人征信、断直连等业务问题在持续推进,包括网络小贷上位法的最终推出才能给正规做最终定调。


这些都将交接到下一届金融监管单位去演绎。


科技与金融的鸿沟不止是许可证,还有无形中的门槛,存量机构将会成为战争中的幸运儿,获得英雄般的礼遇,这里的礼遇可能是未来金融科技为数不多的“船票”,而再想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将面临大山般的门槛与“14家怪物房”般的竞争。未来行业难以出现净流入的企业数量。


没有新水,行业创新难矣,或许这个行业不需要微创新,它的底牌只有利差。

相关推荐
本文地址: http://www.1mt.cn/554755
文章来源: 小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分享到: 更多
新浪消费金融(新浪金融有哪些贷款平台)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一秒通1MT.CN | 理财、金融、保险、贷款、虚拟货币 等知识简单易懂一秒就通!

联系站长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