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通1MT.CN一秒通1MT.CN

理财、金融、保险、贷款、虚拟货币
等知识简单易懂一秒就通!

基金收益除以净值(基金的净收益为基金的收益扣除费用后的净额)

之前行业就曾传出基金公司和第三方代销机构下线基金净值实时估算功能的通知,而该通知已经在近期落实。#基金实时净值估算功能将下线#

近日,有消息称基金实时净值估算功能(以下简称“估算功能”)将下线。据媒体报道,有机构透露,估算功能下线已有明确时间表,最快将于6月16日下架。

据了解,公募基金和第三方代销机构推出的基金估值功能,主要是为投资者提供盘中实时测算基金净值的服务,是为吸引投资者而提供的增值服务。

但因为估算逻辑是基于基金季报的公开持仓+数据模型测算估算出的净值表现,实际净值则是在每日收盘后更晚的时间(通常当晚8点后)公布的数据。

基金季报披露前十大公开持仓数据存在一定滞后性使得当日披露的基金实际净值和收盘估值存在差异,有些基金因为季报后已作调仓,持仓变化大,涨跌幅差距也会更大,经常引发一些争议,部分投资者会有“净值被偷吃”等误解,影响投资者的情绪。

“净值被偷吃”?基金实时净值估算或16日下架 业内人士:意义不大

截图自基金交流社区

“净值被偷吃”?基金实时净值估算或16日下架 业内人士:意义不大

截图自基金交流社区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基金估值的功能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开发,或会误导投资者做短期投资操作,会由此对基金进行频繁的赎回和申购,这可能助推追涨杀跌行为,下架估算功能将对投资者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为降低误差影响,部分平台会在“净值估算”功能页面中提示估算的平均偏差数据,以及估值收益“仅供参考,实际涨跌幅以基金净值为准”的提醒。

“净值被偷吃”?基金实时净值估算或16日下架 业内人士:意义不大

截图自第三方代销平台

有公募基金相关人士对此表示,“这次要求下线估算功能其实是对行业规范的体现,减少对投资者误导。”

一些投资者在买基金时会去关注基金估值的盘中走势图,且会就估值的表现决定是否要买基金。而一些已经买了基金的投资者,也会关注到估值表现,并且情绪会受到估值波动影响。

那为什么不提供准确的估值呢?

业内人士指出,“实时净值估算需要基金公司同步产品的实时持仓数据,这是做不到的,也涉及到合规问题。”基金调仓属于保密信息,通常情况下,代销机构和公募基金非投研人员不可能获悉。

某资深公募业内人士表示很早之前就注意到基金估值的功能没有必要,他认为,“首先,开放式基金是适合做长期投资的产品,而基金估值比较照顾一些短期投资者的投资偏好。既然是长期投资,只需要关注基金净值;其次,从专业的投资角度讲,实时基金估值与实际基金净值误差较大,误差大的原因涉及到基金持仓的集中度,基金经理更换重仓股的频率等。最后,基金重仓股用的是上一季度末的季报数据,离下一个季报披露时间点越近,估值和实际净值的差异可能会越大。”

“监管机构要求下架该功能,有助于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更好保障投资者利益,引导投资人长期理性投资,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上海某第三方代销机构表示,公司目前暂未接到监管要求下架估算功能的通知。

题外话:有些投资者对“净值实时估算”的误解确实需要进行引导。但坦白讲,营子也经常上线看关注的基金实时估值,特别是当日行情有大波动时;也会看到基金交流区有基民朋友会比较多据此补仓,倒少有根据估值减仓的,赎回操作大家还是普遍关注近期基金的实际表现。所以,除非是直接不更新净值,或者行情大好,要不然靠取消估值拦着大家出手,是不是也“意义不大”呢?你觉得呢?

关键词: 基金 投资者 估值
相关推荐
本文地址: http://www.1mt.cn/570867
文章来源: 康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分享到: 更多
基金收益除以净值(基金的净收益为基金的收益扣除费用后的净额)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一秒通1MT.CN | 理财、金融、保险、贷款、虚拟货币 等知识简单易懂一秒就通!

联系站长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