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通1MT.CN一秒通1MT.CN

理财、金融、保险、贷款、虚拟货币
等知识简单易懂一秒就通!

保险结构化理财产品(结构化的理财产品)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保险结构化理财产品和结构化的理财产品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保险结构化理财产品以及结构化的理财产品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保险理财的佣金是多少
  2. 什么是结构性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保本吗?
  3. 理财型保险是否值得买?
  4. 最近有什么好的理财产品,可以推荐一下吗?

保险理财的佣金是多少

具体取决于具体的保险产品和销售渠道。不同的保险公司和投资方案可能会有不同的佣金率,也可能会根据不同的销售渠道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保险理财产品的佣金率通常在1%至5%之间,具体数字取决于产品类型、销售渠道和保险公司等因素。有些保险公司可能会收取额外的费用,例如开户费、文件费等,除了佣金之外,还有一些与保险理财相关的费用需要考虑:

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时,需要支付一定的保费。保费的金额取决于产品的类型、投资方向和风险等级等因素。

管理费:保险公司可能会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用于维护产品的运营和管理。

提现费:如果用户提前取出投资收益,可能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提现费用。

其他费用:可能会有其他一些费用,例如开户费、文件费等,保险理财产品的佣金和费用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择保险理财产品时,应该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的费用结构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与保险公司或理财顾问联系,了解更多关于佣金和费用的相关信息。

什么是结构性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保本吗?

概念介绍

结构性存款是将存款、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与金融衍生品,如期权等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金融理财产品。

结构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通常取决于挂钩标的物的表现。根据挂钩资产的属性,结构型理财产品大致可以细分为外汇挂钩类、指数挂钩类、股票挂钩类和商品挂钩类等。

保本,安全

目前银行在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主要是结构性存款类产品,本金保证,收益保底,本金纳入国家存款保险范畴,但是会有一个浮动区间,不承诺最高收益。结构性存款的存期相对多些,分为3月、6月和一年期。不开具纸质存单,存续期内无法支取或转让。

理财型保险是否值得买?

受互联网新规影响,大量理财险会在今年12月31日前下架。

要是看中了、手里刚好又有闲钱,想占个坑,记得赶紧上车。

把钱投在这类资产里非常的安全。

在资产新规后,除了国债、50万以下的银行存款外,安全的资产就只有年金、增额终身寿了。

国债和银行存款的利率,大家有目共睹。

能够把3.5%、4%的利率保障几十年的年金、增额终身寿,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再加上,年金、增额终身寿背后还有银保监会兜底,即使保险公司作死整出什么幺蛾子,也不用担心手上保单的兑付。

和年金比较,增额终身寿资金支取方便。

年金嘛,要到约定的时间才能领取。适合现在已经有确定需求的,比如教育、养老啥的;因为如果目前还没有结婚、没有自己的小朋友嘛,眼下的话,教育和养老的安排,还不那么着急。可以考虑增额终身寿!

现在好多好产品都下架了,还有没有捡漏?有:金满意足臻享版。

01金满意足臻享版,是一款增额终身寿,

最近因为互联网新规的事,很多朋友第一次听说了增额终身寿。

还不太明白它跟我们的生活有啥关系?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会需要它?

其实增额寿跟银行存款很像,属于现金流规划工具。

银行存款的模式是:

我们有闲钱、我们想强制储蓄,然后分批把钱存到银行里;

等到我们要用钱了,比如买房买车、孩子上学、生病住院、职场进修、出门旅游、人情往来…再把钱取出来花;

钱存到银行,银行会拿出去放贷,银行不能白用,所以要给我们分利息。

增额寿的模式跟银行存款很像:

我们先把钱交给保险公司,

之后要用钱,也能随时把钱取出来用;

而保险公司收到我们的保费,会拿去投资,保费不能白用,所以保险公司也会分收益给我们;

本金放在保险公司和放在银行一样安全,因为它们是同一个监管爸爸-银保监会。

当然了,银行存款和增额寿,也有3点不同:

1.存钱长短不一样

银行存款顶多存个3、5年,就得取出来,

而增额寿,普遍能存一辈子(只要钱你不取光,就能一直存下去)。

2.利率不一样

目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75%;3年、5年存款是2.75%,还是单利,还随时可能调整。

而增额寿,按复利计息(利滚利),最高接近3.5%,持有40年,等于单利7.4%。

关键,增额寿的收益一旦约定好,投保后再也不能变,无论保险公司投资能力高低,未来该给我们多少就必须给多少,就很吸引人。

3.提前取,拿回的钱不一样

银行定期提前取,主要损失利息(按活期0.3%算),本金有多少拿回多少。

而增额寿,保单还没回本时,你取钱,会损失一部分本金(回本后就帮我们稳定的赚钱了),所以至少要做好3-5年不用这笔钱的心理准备。

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吗?

增额寿就是比银行存款利率更高、更稳定,但资金锁定期更长一点的储蓄方式。

它很适合几类人:

投资能力一般,想赚保本保息的不费心收益(如家庭主妇、忙碌的上班族);想强制储蓄一笔钱,以备将来之需(如给孩子存学费、婚嫁金;给自己补充养老等)

为方便理解,给大家看案例。

02案例演算

5岁小男生,爸妈每年帮他存5万,连续存20年,一共100万:

第8年,现金价值-即我们能拿回的钱,会超过保费。

此时退保,不亏了,但年化收益只有0.47%,并不划算。

如果放着不用,现金价值会越来越高,收益也越来越高。

比如第13年,小朋友18岁时,现金价值已经有77万了,利率2.79%。

这时候孩子刚上大学,每年可以拿4、5万出来,给他交学费、生活费、报培训班、旅游长见识。

如果一直用不到这笔钱,那孩子35岁时,已经变成205万了,跟本金100万比,赚了105万。

可以一次性退保,给孩子买房买车、创业支持;或自己改善养老。

要是不退,存着不动,等到第45年,利率会锁定3.49%,一直不变了。

3.49%的复利,折算成单利,相当于银行存单11%的利息,很可怕。

到孩子85岁时,100万变成了1146万;100岁,变成了1919万。

传给孙子孙女,相信他们会很感激你。

有钱人不缺投资渠道,还抢着买增额寿,原因就在这里:

既能锁定利率,稳定增值,精准把钱传承给后人。

又灵活,想用钱,随时减保取现,剩下的钱,继续帮我们赚钱。

03金满意足还有3个优点,不得不提。

1.中长期收益突出

增额寿不复杂,买了后重点看现金价值(保证能拿回的钱)如何上涨就可以。

大白就把目前最火的几款产品和金满意足做个对比,看完大家就能明白金满意足为何能位列第一梯队了。

(1)3年交,年交10万

前8年,金满意足不突出;

但之后就爆发了,一路领先。

(2)5年交,年交10万

同样前面略弱,后面强。

(3)10年交,年交10万

第1-6年,光明至尊最高。

第7-9年,金满意足迎头赶上。

第10年及之后,国联益利多反超。

(4)15年交,年交10万

早期,增多多珍藏版高(它跟增多多2号是2款产品)

第6年及之后,都是金满意足领先。

(5)20年交,年交10万

前6年,光明至尊;第7-19年,金满意足;第20年及之后,国联益利多。

总结下:

金满意足是一款中长期收益突出的产品(3年、5年、15年交收益最高);

回本不算很快,甚至一定程度上更能帮我们实现强制储蓄的目的吧;

而0岁的孩子或30岁的成人,稳定地存钱存个十几二十年后,刚好迎来用钱的高峰(孩子上大学、成人接近退休养老),反而很契合人生的实际需求。

下面这个案例,好好感受下,是不是这样?

2.保单贷款利率全行业最低

金满意足贷款利率只有4.5%,比银行低;

保单本身就是抵押,不用跟银行借钱一样,还得提供房产或其他资产证明;

保单贷款也不查征信,在线操作,3-7个工作日钱就到账…

对中小企业主来说,关键时刻能救命—疫情期间,倒闭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就是贷不到钱、现金流没周转过来。

关键,保单贷款,并不影响保单的收益,现金价值该涨继续涨。

拿这个案例说,第40年保单里有289万,能贷80%,也就是231万出来;6个月,还上本金和利息,可以继续贷。

3.能隔代投保

大部分增额寿,只能父母给孩子买。

而金满意足,支持隔代投保,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可以给孙子孙女买。

很适合做离婚、创业负债的风险隔离。

看两个案例。

a.离婚隔离

小明小花感情不是特别和睦,但爷爷奶奶特别疼孙子小小明,爷爷出钱给小小明买了50万金满意足。即使之后小明小花离婚了,保单依然由爷爷掌控,可以定期取钱、直接给小小明花;等小小明长大成人了,爷爷还可以把投保人变成小小明。而这些,小花都无权干涉。

b.隔离创业风险

小明开了家公司,营业额蒸蒸日上,但小明危机意识很重,他担心后面国家政策调整影响公司经营,所以他想拿出一部分资金出来,跟公司做隔离,这样即使他今后创业失败,也不影响家人正常生活。

买金满意足时可以这么安排:小明给一笔钱给爷爷,由爷爷做投保人,小小明做被保人,受益人为小明。

法律上没有“子债父偿”的说法,小明又是在公司经营良好时把钱给父亲的,不是恶意避债,所以能实现合法避债的目的。

多说一句,金满意足健康告知只有一条,有高血压、糖尿病都不影响买,最高55岁能买,所以长辈做投保人,完全可行。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跟老师一对一沟通~

除了以上几点,金满意足还有:

节假日交通意外额外赔免疫细胞冻存服务

都是加分项,感兴趣,可以让老师介绍,大白就不多说了。

04做个简单小结:

增额寿,跟银行存款、基金、股票、房产一样,也是理财工具,能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现金流,跟股票、基金比,增额寿收益没那么高,但胜在不操心、安全、稳定。

很适合几类人:

手里有长期不动的钱,想做教育储蓄或者为父母攒养老金;房子、股票、基金,啥都有了,需要优化资产配置,一部分钱拿来做兜底,风吹雨打都不怕的那种。

产品就考虑金满意足臻享版,目前还未下架的增额寿里表现最好的那一批。

买的时候,有2点需要注意一下:

a.它回本会慢一点(第4-8年),早期退保,会有损失;

b.下架后不支持加保。

考虑清楚再下手,别盲目。

要买12月15日之前买,保单第二天就生效;

资金还没到位,那最好也要在月底前买好,因为12月31日就下架了。

月底下架的产品还有很多(如下图),有看中的,都抓紧!

Ps:

普通人要搞清楚保险实在是太难了。大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梳理了一份完整的《家庭保障指南》,全篇共计3万多字。

通过人人都能听懂的“大白话”,教大家辨别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一次性解决所有购买保险难题。普通人也能成为半个保险专家。

留言给我即可领取。

最近有什么好的理财产品,可以推荐一下吗?

先来讲讲概念,市场上投资品种总体分为两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

固定收益类:承诺一定的收益率,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的理财产品。如银行定期理财、债券、票据、货币基金、P2P、互金平台的定期产品。这些都是基于借贷关系而产生的利息收入。

权益类:收益不能保证的投资,或者说没有固定收益的投资,比如股票、期货、期权。

怎么选择投资产品呢?跟着扒姐来一起学习吧。

一、不熟不投原则

市场上主流的理财方式很多,我们选择投资品种时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投资品种。

如果不熟悉也没关系,只要我们学习,了解其背后的赚钱原理也可进行投资。如果不懂,又不愿意学习的话,扒姐建议不要碰它了。

二、风险偏好原则

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同的。

比如父母一辈,大多数求安全,更愿意将钱放在银行...

比如刚参加工作的小伙伴,存款也就一两万块钱,他更愿意接受高息的产品,以小博大,即使失败了大不了2万块打水漂...

比如身家上亿的富豪,恐怕不敢随便投资风险产品,因为试错成本太高了...

所以,挑选投资品种,首先要清楚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然后再进行选择。总体来说权益类的风险高于固收类,但也不能一概而论,P2P虽然是固收类产品但是有的平台的风险甚至远远高于股票。

三、清楚自己的投资目的

有的人投资目的只是为了跑赢通货膨胀,那么投资银行定期理财产品、债券等相对安全的投资品即可。

有的人投资目的是为了增加被动收入获取高息,那么投资P2P、股票等收益较高的品种更适合。

介绍一个法则给大家:72法则,计算我们资产翻番所需时间、或者说所需达到的收益率。比如,想在10年内资产翻番,年化收益率为72/10=7.2,年化收益达到7.2%,10年后就能实现资产翻番。

1.期望收益率4%

货币基金产品,风险较低,集收益与灵活性于一体。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余额宝,收益4%+,最主要的是方便!方便!方便!提现秒到!

阿里的死对头微信也有对应的货基产品,在微信有购买入口,利息比余额宝略高。京东也进入市场,推出小金卡,超过1000部分享受货基收益。

除了互联网巨头外,传统的银行也顺应时代发展,推出对应的货基产品,如:招行的朝朝盈、中信的薪金宝等等。

2.期望收益率5%

国债,目前3年期国债的年收益率是3.8%,5年期的年收益率是4.17%。所以5%是一个重要的点,超过5%,意味着你就要承担风险了。国债的安全性不用解释了,由国家的信用担保,安全性很高。

银行理财,银行理财产品门槛较高,一般5万起投,将我们这些屌丝拒之门外了。同时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小心,谨防买到假的银行理财产品。银行飞单不少见,而且越是中老年人、越是迷信银行、越容易上当。别到头来买到一堆无用的保险。

买银行理财注意点:

①产品发行方是谁

②产品编码是否为C+14位数字

③要求销售人员开启双录,这样对他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不敢随意乱推销。

④在中国理财网查询是否有这项理财产品

3.期望收益5%-12%

选择P2P平台,虽然平台很多鱼龙混杂,但是好平台也很多,从中选出几个知名度高、规模大、实力雄厚的平台还是很容易的。

相比股票、基金复杂的分析,P2P的挑选则简单得多,稍微组合几个平台,10%的收益还是很容易的。

4.期望收益12%以上

投资股票、基金,但是股市有七亏二平一赚的大格局,你能成为那10%的少数吗?

扒姐在公众号里说过,基金定投长期来看能跑赢大盘,但是定投最主要的是战胜自己的心里,越跌越买,这一点恐怕很少人能真正做到。

以上的理财方式,总有一种适合你,希望对你有用。

想体验更多理财乐趣,欢迎关注“扒皮挖互金”

保险结构化理财产品和结构化的理财产品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关键词: 产品 收益 银行
相关推荐
本文地址: http://www.1mt.cn/571756
文章来源: 康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分享到: 更多
保险结构化理财产品(结构化的理财产品)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一秒通1MT.CN | 理财、金融、保险、贷款、虚拟货币 等知识简单易懂一秒就通!

联系站长网站公告